本文作者:访客

公募基金参与上市公司治理新规解读:强化长期投资导向

访客 2025-05-13 15:33:08 22821
公募基金参与上市公司治理新规解读:强化长期投资导向摘要: 《每日经济新闻》获悉,近日,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以下简称中基协)发布了《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管理人参与上市公司治理管理规则》(以下简称《规则》),对公募基金参与上市公司治理的制...

近日,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以下简称中基协)发布了《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管理人参与上市公司治理管理规则》(以下简称《规则》),进一步规范公募基金在上市公司治理中的行为。这一新规的出台,标志着我国资本市场进入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

公募基金参与上市公司治理新规解读:强化长期投资导向

据悉,《规则》是在中国证监会发布的《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指导下制定的,旨在强化公募基金作为“积极股东”的角色定位,助力提升上市公司质量。业内人士指出,《规则》不仅对基金公司提出了更系统、明确的要求,还为中国特色“尽责管理”体系的建设奠定了重要基础。

新规多维度细化公募基金参与治理要求

《规则》共分为六章27条,涵盖制度要求、参与机制、表决权行使、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和自律管理等多个方面。例如,在制度要求与参与机制层面,《规则》明确要求基金管理人持续关注所投上市公司的经营状况,包括发展战略是否可持续、财务健康状况以及中小股东利益是否受到侵害等八项核心内容。

此外,《规则》还详细规定了基金管理人代表基金行使股东权利的具体方式,如通过股东会、业绩说明会、分析师会议等渠道与上市公司沟通,或通过致函、提案等方式直接参与公司决策。值得注意的是,当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基金合计持有单一股票占其流通股本比例达到5%及以上时,需对十三类重要事项积极行使表决权。

在内部控制方面,《规则》强调基金公司应建立健全内部组织架构与制度,防范利益冲突及内幕交易风险。同时,要求指定专人或专门团队负责相关工作,并建立舆情监测机制以降低声誉风险。

值得一提的是,《规则》首次明确规定,基金管理人需于每年四月底前在其官方网站披露上一完整年度代表基金行使表决权的情况。这一举措显著提升了信息披露透明度,强化了机构投资者的责任意识。

行业热议:从“被动持股”到“积极股东”

对于《规则》的出台,多家公募基金公司表示欢迎并展开热烈讨论。易方达基金认为,《规则》是对2012年《投票指引》的全面升级,明确了基金管理人在上市公司治理中的“积极所有者”角色,有助于推动资本市场向高质量方向迈进。

南方基金则指出,《规则》以自律形式确立了公募基金作为“积极股东”的关键定位,为行业发展提供了重要机遇。通过强化治理能力,基金公司不仅能够更好地维护投资者利益,还能进一步彰显受托责任担当。

兴证全球基金表示,《规则》的发布体现了监管层对资本市场治理体系现代化的决心。未来,随着新规落地,公募基金等机构投资者将在优化上市公司治理结构、防范投资风险等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信披透明化:吸引海外长期资金的关键一步

《规则》要求基金管理人定期披露行权情况及相关政策,这被业内视为提升市场透明度的重要举措。银华基金认为,此举不仅能规范机构行权行为,还能吸引更多市场参与者关注上市公司治理,从而形成良性互动。

国投瑞银基金结合其外方股东的海外经验表示,《规则》的实施为国内基金公司借鉴国际成熟实践提供了契机。同时,这一变化也有助于增强外资对中国资本市场的信心,吸引更多海外长期资金流入。

路博迈基金作为外资公募的代表指出,《规则》中关于表决权行使的具体要求,充分体现了国内规则与国际标准的接轨。这种一致性不仅展示了中国监管机构对公司治理的重视,也为海外投资者配置中国资产提供了更强保障。

展望未来:共建健康资本生态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规则》的出台将推动我国基金行业向“负责任投资”方向转型。尽管新的合规要求可能带来一定挑战,但其背后蕴含的机遇不可忽视——通过完善制度框架,基金公司将能更有效地维护投资者利益并参与价值创造。

可以预见,随着“勤勉尽责、积极善为”理念深入人心,一个更加健康、透明的资本市场生态将逐步形成。而每一家机构投资者的努力,都将成为中国资本市场长期繁荣稳定的重要基石。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