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金收益分化明显:金梓才垫底 vs 闫思倩领跑,冠军基涨幅超65%

在当前复杂的市场环境下,公募基金的主动管理能力正重新崛起。数据显示,今年来收益前十(A/C份额合并)的公募基金均为主动管理型产品,其中北交所、科技、碳中和等主题基金表现尤为突出。
近期,全球市场受到贸易摩擦和地缘政治因素的影响出现波动。然而,在这样的背景下,主动管理型基金展现出了显著的超额收益能力。据Wind数据统计,截至5月14日,年内收益排名前十的公募基金全部为主动管理型,而北交所主题基金更是占据了三席位置。
北交所强势领跑,AI行情阶段性回调
从具体表现来看,闫思倩管理的鹏华碳中和主题A以65.15%的年内收益率位居榜首,成为今年的“收益王”。与此同时,财通基金明星基金经理金梓才管理的产品却表现不佳,其旗下的财通匠心优选一年持有亏损23.43%,位列全部公募基金收益榜末尾。
值得注意的是,北交所主题基金在今年的业绩榜单中占据重要地位。华夏北交所创新中小企业精选两年定开以58.55%的年化收益率成为2023年的“冠军基”,并再度跻身收益榜前列。这一成绩不仅彰显了北交所市场的投资潜力,也证明了主动管理能力在捕捉结构性机会方面的优势。
财信证券指出,北交所市场未来仍有较大的发展空间。政策支持、新兴产业趋势以及流动性改善等因素共同推动了北交所行情的持续升温。例如,北交所在人工智能、机械设备(机器人)、汽车(智能驾驶)等领域的权重较高,与当前科技主线高度契合。
相比之下,去年风光无限的AI相关领域在今年则进入了调整期。多只布局AI产业的基金因市场情绪变化和行业周期性影响,出现了阶段性回调。嘉实全球产业升级基金经理陈俊杰表示,AI产业目前已进入“渗透率提升”与“成本优化”并行的新阶段,投资者需关注技术突破后的商业化闭环问题。
明星基金经理的分化命运
今年的基金收益排行榜呈现出一个有趣的对比:首尾两端均被明星基金经理占据,且收益差距接近90%。闫思倩凭借对制造业的精准配置,成功将鹏华碳中和主题A推至收益榜首位;而金梓才管理的多只基金却因重仓信息技术板块而在今年遭遇滑铁卢。
以财通匠心优选一年持有A为例,该基金去年取得了48.09%的正收益,超出业绩基准近40%。然而,今年初至5月14日,该基金亏损达23.43%,前十大重仓股中有七只为信息技术类股票。业内人士分析称,金梓才擅长行业轮动策略,但这种风格也可能导致短期波动较大。
与此同时,其他收益靠后的基金如前海开源人工智能、东兴数字经济等,同样因过度集中于单一行业而受到影响。这表明,在当前市场环境下,分散化投资和动态调整策略的重要性愈发凸显。
后市展望:新规出台或重塑行业格局
随着公募基金新规在5月7日正式实施,市场对未来投资策略的关注度持续升温。摩根士丹利基金认为,短期内新规可能会对低配行业产生一定的“对齐效应”,从而带来短暂的超额收益机会。从中长期来看,则需结合行业发展前景进行布局。
具体到行业选择上,科技成长、高端制造、新消费等领域仍被普遍看好。对于AI行业,陈俊杰强调,“商业化闭环”将是筛选优质标的的核心标准。他举例称,部分云服务厂商通过AI功能实现了收入增长,智能客服和代码生成工具也正在打开企业付费市场。
此外,Agent(智能体)技术的发展可能成为下一阶段的重要方向。其与终端硬件的结合或将催生全新的交互形态,为投资者提供更广阔的机会空间。
截图来源:天天基金
综上所述,尽管当前市场充满不确定性,但主动管理型基金通过灵活调整策略,依然能够捕捉到结构性机会。对于投资者而言,把握政策导向、紧跟行业趋势,并结合自身风险偏好制定合理的资产配置方案,将是实现长期稳健回报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