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消费崛起成资本新宠 重仓基金业绩表现亮眼

证券时报记者 安仲文
在传统消费板块表现低迷的背景下,新消费个股正成为基金经理眼中的“香饽饽”。数据显示,今年以来,重仓新消费的基金产品显著跑赢市场,而业绩垫底的消费主题基金则多以白酒等传统消费为主。业内人士指出,新消费板块因景气度持续上升而受到机构资金青睐,但其零散分布的特点也对研究提出了更高要求。
新消费强势崛起
尽管近期股市波动加剧,但新消费相关个股的表现却十分亮眼。例如,南方基金重仓的美图公司反弹幅度达33%,宏利基金重仓的心动公司涨幅接近28%,广发基金布局的电子烟巨头思摩尔国际更是实现了75%的强劲反弹。此外,华安基金持有的拼搭玩具公司布鲁可年内股价涨幅已超过120%。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传统消费赛道仍显疲软。某北方公募旗下一只消费主题基金,由于重仓白酒股,年内业绩损失接近15%。而另一只重仓新消费的海富通消费优选基金,则在今年取得了近30%的收益。
港股市场上,机构资金对传统消费股的态度更为谨慎。以珍酒李渡为例,截至今年3月末,主动偏股型基金已全部清仓该股,仅剩一只债券型基金持有不足1%的仓位。与此同时,估值更高的新消费股却备受追捧。刚上市不久的蜜雪集团,在3月末即被南方香港成长基金纳入重仓股,持股比例达7%。
零散分布增加投资难度
整体来看,排名靠前的消费赛道基金大多重仓新消费个股。例如,富国全球消费基金、海富通消费优选基金、南方中国新兴经济基金等均在新消费领域取得不俗收益。其中,富国全球消费基金前十大重仓股几乎全部指向新消费领域,唯一持仓的白酒股占比不足3%。
值得注意的是,新消费个股的零散分布特征增加了研究难度。“许多新消费品种并非行业化分布,缺乏统一的研究框架,这与传统消费股形成了鲜明对比。”华南地区一位港股基金经理表示,“这意味着基金经理需要投入更多时间和精力进行深入研究。”
以熊潇雅管理的南方香港成长基金为例,该基金将泡泡玛特、老铺黄金、蜜雪集团等新消费个股配置到极致,其中泡泡玛特的持仓比例甚至达到11.19%,超出公募行业的“双十规定”,充分反映出基金经理对新消费赛道的高度看好。
景气度驱动资金抱团
新消费板块之所以能够吸引大量资金关注,核心在于其景气度持续上升的趋势。银华品质消费基金经理张萍认为,新消费的崛起离不开年轻用户的活跃参与。“95后”“00后”的Z世代消费者更倾向于接受新事物,热爱科技和颜值,同时对国产品牌充满自信。这种消费习惯的变化为新消费品牌提供了巨大的增长空间。
具体来看,当前许多国产品牌正逐步从中低端迈向中高端市场,并与外资品牌展开直接竞争。在美护、日化、黄金珠宝等领域,一批中高端国产品牌正在崛起,展现出强劲的增长潜力。此外,以潮玩、IP文化、宠物为代表的“情感消费”和“体验消费”也呈现出旺盛的市场需求。
长城港股通价值精选基金经理曲少杰同样看好新兴消费的潜力。他认为,年轻人的消费活力是推动新消费发展的重要动力。“谷子经济”等概念加深了消费者对新消费的认知,而中国经济复苏进一步吸引了海外资金的关注。根据基金持仓信息,泡泡玛特已成为长城港股通价值精选基金的第一大重仓股,持仓比例达10.90%,美容护肤品牌巨子生物则位列第九大重仓股。
摩根士丹利基金研究员隋思誉指出,新消费之所以受到市场高度关注,主要源于其对消费体验的重视以及龙头品牌的资本市场亮相。这些因素不仅提升了市场热度,还容易引发资金抱团效应。然而,投资者在追逐新消费的同时,也需要权衡估值与基本面,理性调整投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