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私募净值回撤,行业洗牌加剧,百亿私募逆势扩容

在关税冲击的背景下,上个月私募基金的业绩普遍受到考验。市场波动加剧,不仅对中小型私募构成挑战,头部机构也未能幸免。
根据渠道最新数据,4月私募产品的整体表现不佳。在100家头部股票多头私募中,仅有20家旗下代表产品取得正收益,超过80%的产品出现浮亏。而头部量化私募旗下的指数增强(指增)产品中,仅有10%收获正收益。相比之下,市场中性策略和量化CTA策略则表现出色,普遍录得正收益。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关税冲击逐渐缓和以及市场的回暖,近期不少私募净值开始企稳,管理规模也随之回升,尤其是一些百亿私募。据私募排排网数据显示,截至5月12日,当前百亿证券私募管理人数量已达到87家,较3月的84家增加3家,行业头部梯队持续洗牌。
头部私募净值普遍回撤
4月初,A股和港股遭遇大幅调整,私募基金损失惨重。许多私募管理人不仅将前三个月的收益消耗殆尽,部分甚至陷入亏损,凸显出本轮行情的剧烈波动。
具体来看,同犇、勤辰、进化论、复胜等私募旗下的某代表产品表现亮眼,4月均实现了超过5%的正收益。然而,玖瀛资产、希瓦、鸿道投资等私募旗下的某代表产品则浮亏超过10%,显示出市场分化的严重程度。
量化多头策略的整体业绩不佳,主要源于关税冲击下中小票的剧烈调整。尤其是前期涨幅较高的科技、成长板块跌幅较大,而银行等高股息红利板块表现相对突出。这种风格转换使得偏向价值风格的主观百亿私募管理人占据优势,从而导致百亿私募业绩分化明显。
私募排排网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4月30日,49家有业绩展示的百亿私募平均收益为-0.46%,其中仅17家实现正收益,占比34.69%。表现居前的百亿私募包括泓湖私募、进化论资产、乐瑞资产、致诚卓远、林园投资等。
从策略类型来看,混合型(主观+量化)百亿私募表现最优,4月平均收益为0.04%;量化百亿私募小幅跑输,平均收益为-0.14%,但仍优于主观策略;主观多头百亿私募受市场回调影响较大,平均收益为-1.24%,表明其在震荡市中的适应性相对较弱。
尽管如此,百亿私募今年以来仍保持正收益。数据显示,49家有业绩展示的百亿私募年内平均收益达4.14%,其中44家实现正收益,占比89.8%,23家收益超5%。进化论资产、稳博投资、乐瑞资产、泓湖私募、信弘天禾、天演资本等表现尤为突出。
百亿私募阵营扩容至87家
随着市场环境改善,近期不少私募净值逐步企稳,管理规模也迎来回升,尤其是百亿私募阵营。私募排排网数据显示,截至5月12日,当前百亿证券私募管理人数量为87家,较3月增加3家。
具体来看,4家百亿私募暂时退出百亿阵营,同时7家私募新晋或重返百亿行列。其中,上海睿量私募、君之健投资和珠海宽德为新晋百亿私募,而红筹投资、遂玖私募、顽岩资产和锐天投资则是重返百亿。
从类型分布来看,7家新晋或重返百亿行列的私募中,上海睿量私募、珠海宽德、顽岩资产和锐天投资均为量化私募,君之健投资、红筹投资和遂玖私募则为主观私募。
以新晋百亿私募上海睿量为例,这家成立于2022年的量化私募,凭借灵活的仓位管理和突出的全市场选股能力,在不足三年时间内迅速突破百亿规模。公司实控人王博曾任职于大智慧、华富基金、富善投资等机构,专注于股票量化策略的研究与投资。
另一家新晋百亿私募君之健投资则是一家主观量化私募,成立于2015年,信奉价值投资理念和风控优先原则,旗下产品以低估值蓝筹股为主。珠海宽德则与上海宽德存在关联关系,二者分别由冯鑫和徐御之实际控制。
从整体格局来看,主观百亿私募数量目前仍占主导地位,共有41家,占到百亿私募总量的47.13%;百亿量化私募有38家,占比43.68%;主观+量化混合的百亿私募有7家,占比8.05%;另有1家暂不确定类型。
过去几年,量化百亿私募的占比逐年提升,从30家左右、占比不足30%,提升至目前的43.68%。与此同时,一些主观私募因业绩波动而退出百亿阵营,反映出市场波动下私募行业的竞争日益激烈,资金持续向业绩稳健的头部私募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