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技线回调FOF受波及,业内仍坚定看好AI投资前景

上周,A股市场延续了金融强、科技弱的分化走势,成为市场热议的焦点。在这一行情推动下,公募FOF基金中部分产品业绩出现回调。尽管最新持仓尚未披露,但一季度末重仓金融板块的产品明显表现出更强的抗跌能力,优于投资科技方向的FOF产品。然而,业内人士依然对AI领域的长期投资机会持乐观态度,认为科技资产将继续成为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驱动力。
科技线情绪低迷,部分FOF业绩承压
上周(5月12日-5月18日),市场维持震荡格局,行业表现进一步分化。在此背景下,多只此前表现优异的FOF基金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回调。
从具体数据来看,上周5个交易日市场日均成交额达12663亿元,主要指数涨跌互现。其中,上证指数、沪深300、万得全A和创业板分别上涨0.76%、1.12%、0.72%和1.38%,而中证500和中证1000则分别下跌0.1%和0.23%。
中信一级行业中,盈利稳定板块表现突出,非银行金融、交通运输、煤炭和银行板块涨幅分别为2.67%、2.12%、1.65%和1.44%。商贸零售板块上涨2.23%,或与中美关税冲突降温有关。相比之下,受市场风险偏好下降影响,传媒、电子、计算机和国防军工等科技相关板块表现疲软,分别下跌0.67%、0.69%、1.4%和1.61%。
在FOF基金方面,此前表现亮眼的部分产品上周遭遇回调。例如,工银睿智进取一年A和国泰行业轮动A上周收益率分别为-0.77%和-0.19%,这两只产品此前常位列股票型FOF单周业绩排行榜前列。值得注意的是,上周科技线投资情绪偏弱,导致机器人、AI概念主题基金或ETF业绩下滑,而这些标的恰好是部分FOF基金的一季度重仓品种。
与此形成对比的是,重仓金融方向的FOF基金表现相对优异。以财通资管博宏积极6个月A为例,Wind数据显示,该基金上周录得2.11%的收益率,在混合型FOF中排名第一。其一季度报告显示,易方达中证香港证券投资主题ETF和国泰中证全指证券公司ETF等金融类基金贡献了显著收益。
科创领域潜力巨大,长期投资价值凸显
尽管短期行情分化可能削弱部分行业的投资热度,但从产业发展的长远视角来看,中国在科技创新领域的潜力依然不容小觑。这也是许多基金经理和经济学家看好中国科技发展前景的核心原因。
摩根士丹利中国首席经济学家邢自强近期指出,过去一年,中国在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中取得了显著进展。无论是智能驾驶、AI应用还是人形机器人等前沿领域,中国企业正逐步崭露头角,并有望在未来全球竞争中占据重要地位。
以AI领域为例,中国不仅在算法、数据和应用场景等方面具备独特优势,硬件自给自足率也在快速提升。据预测,到2027年,这一比例将提高至82%,为中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新动能。此外,DeepSeek等新兴技术的崛起也进一步验证了中国在AI领域的深厚积累。
不过,从短期策略角度看,中小盘成长风格是否需要切换至其他方向仍需关注。国金策略研报分析认为,受全球基本面与流动性风险叠加影响,短期内企业“盈利底”或难以显现,预计最早要到2025Q3才能见到拐点。在此之前,全球权益市场波动率或将持续上升,中小盘成长风格可能逐渐向大盘价值防御风格切换。
但从长期来看,全球投资者对中国科技和AI领域的关注度仍有较大提升空间。邢自强表示,中国拥有庞大的工程师资源池、丰富的数据资源以及完善的社交网络和电商生态系统,这些优势将为AI技术的应用提供坚实支撑。同时,政府层面的支持也将进一步加速这一进程。
上周各类型公募FOF头部业绩产品统计(数据来源:Wi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