店家卷款跑路怎么破?信托如何给消费者钱袋子“上把锁”?

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 林汉垚 实习生 王盼盼 北京报道近日,最高人民法院举行新闻发布会,发布《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预付式消费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直指预付式消费领域的卷款跑路、霸王条款、收款不退等问题。随后,就在国际消费者权益保护日当天,最高人民检察院与中国消费者协会首次联合发布消费者...

央行再提“防资金空转”、“疏通传导渠道”,影响货币传导效率的“堵点”何在?

今年开年以来,央行各级部门曾多次强调"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渠道"。3月6日,央行行长潘功胜在经济主题记者会上介绍称,在政策传导上,将进一步完善利率调控框架,持续强化利率政策的执行和监管,对于一些不合理的容易削减政策传导的市场行为加强规范,推动落实银行补充资金等措施,畅通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引导银行科学评...

纠结!理财子对权益投资的爱恨两难

“从去年四季度开始,代销渠道开始关注固收+和多资产类产品,我们也观察到,或许是由于监管的引导,股票直投的力度在今年有望加大,”近期,一位国有行理财子人士表示。在最近的两会期间,理财资金直投权益被再一次提起。3月6日,中国证监会主席吴清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经济主题记者会上再提打通理财中长期资金入市...

净值不到5分钱,平安信托这只产品发生了什么?

经历年初的“开门红”后,债市在近期迎来一波明显调整,投资范围与之相关的信托、银行理财产品的净值、收益率均出现下滑。在信托产品中,净值下滑幅度最为明显的是平安信托发行的一只单一资金信托产品。从今年初至今,该产品的净值一路下跌,近期最新的跌幅接近80%,2025年2月21日的公告显示,产品净值只有0.0...

超千亿元险资私募证券基金“在路上”

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介绍今年政府工作任务时提出,大力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 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是今年两会期间的热点话题。保险资金作为中长期资金的典型代表,在我国资本市场发挥着“稳定器”“助推器”的作用。险资入市“进度条”如何、推动险资入市还需哪些政策助力等问题,也备受关注。 记者在...

科技股资金流向转变!恒生科技ETF由“净赎回”转“净申购”

21世纪经济报道特约记者 庞华玮 广州报道 最近香港科技股的资金流向变了。 这一轮港股科技行情爆发以来,市场上出现“越涨越卖”现象,比如恒生科技指数ETF(513180.OF)持续被净赎回近三成。 但最近资金暂停净卖出恒生科技主题ETF,尤其上周五(2月28日)指数大跌时,恒生科技指数ETF被净申购...

摩根士丹利基金:AI方向拥挤度较高 重点关注估值修复大逻辑下的大盘成长方向

摩根士丹利基金认为,A股在中长期上依然重点关注AI方向,但短期来看其表现已经非常一致,拥挤度较高。除此之外,重点关注估值修复大逻辑下的大盘成长方向。在具体领域方面,具备出海能力的公司、高端制造以及受益于国内消费刺激政策发力的汽车、家电、消费电子等都是值得重视的方向。 摩根士丹利基金表示,从上周表现来...

债市迎来深度调整,机构固收配置思路有何转变?

麻辣财经报道 见习记者余纪昕 上海报道最近一周,债市迎来了新一轮深度调整。银行间债券二级市场做多情绪有所降温,利率债各期限品种收益率大幅上行。短期利率方面,1年期国债收益率于2月18日回升8BP,重回去年8月债牛行情前的高位1.50%。长期利率亦呈现出快速上行趋势。2月20日发稿时,10年期国债收益...

快播:财政政策向消费注入强劲动能(财政政策刺激消费)

来源:经济日报提振消费,需要让百姓有钱消费,也就是增强消费能力,财政资金补贴可以发挥直接、立竿见影的效果。还需要居民具有一定收入水平和经济能力,多渠道增加居民收入,才能让消费升温更持续。今年春节,用新手机发出新年祝福的人将比往年更多。2025年加力扩围实施“两新”政策,手机等数码产品也可以享受购新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