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访客

中信建投前保代转型上市公司董秘保荐代表人职业新选择

访客 2025-05-20 15:35:40 17464
中信建投前保代转型上市公司董秘保荐代表人职业新选择摘要: 头部券商的投行工作曾经是多少优秀学子梦寐以求的去向。不过近两年时间,随着投行业务连续下滑,不少投行人士纷纷改行,除了考公之外,入职上市公司当董秘也成为重要选项之一。5月19日收盘后...

近年来,头部券商投行部门曾是无数优秀学子梦寐以求的职业选择。然而,随着投行业务收入连续下滑,许多投行人士开始另寻出路。其中,入职上市公司担任董秘成为一个重要选项。这一趋势在数据中尤为明显:据统计,2024年以来,已有24位新任A股上市公司董秘曾具备保荐代表人资格,而这些人员中不乏来自头部券商投行部门的资深从业者。

中信建投保代转投上市公司

中信建投前保代转型上市公司董秘保荐代表人职业新选择

图片来源:毕得医药公告

5月19日收盘后,科创板上市公司毕得医药发布公告称,董事会同意聘任王轩女士为公司董事会秘书。公开资料显示,王轩曾在中信建投投资银行部任职多年,担任高级副总裁、保荐代表人及内核委员等职务,并参与多个重要投行项目。

值得注意的是,王轩并非直接从券商跳槽至上市公司。自今年2月起,她便已担任毕得医药投资者关系总监一职,此次出任董秘可视为其职业路径的进一步延伸。与此同时,毕得医药原董秘李涛已于今年3月离职,因此王轩的任命也带有“补缺”性质。

简历显示,王轩在中信建投期间参与了多项资本市场经典案例,包括中恒电气发行股份购买资产、天银机电发行股份购买资产、永和智控IPO以及康隆达IPO等项目。这些经历不仅彰显了她的专业能力,也为她在上市公司中的角色转换奠定了基础。

资深保代纷纷转型上市公司董秘

从行业整体来看,投行人士转型上市公司董秘的趋势愈发明显。据Choice数据统计,截至目前,在A股5000多家上市公司中,有54家上市公司的董秘曾担任保荐代表人。而这54位董秘中,超过一半(25位)是在2024年至2025年间上任。

这些新晋董秘大多来自国内顶尖券商的投行部门,如中信证券、华泰联合、中金公司、中信建投等。例如,慧博云通现任董秘岳阳曾在华泰联合证券任职近十年,主持及参与了光威复材、迈瑞医疗、天合光能等企业的IPO;仙乐健康董秘刘若阳则先后就职于国泰君安、中金公司与摩根大通,积累了丰富的跨境并购与融资经验。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这种现象反映了投行人才流动的新趋势。对于资深投行人士而言,上市公司高管职位不仅薪资待遇优厚,还可能通过股权激励获得长期收益。相比之下,尽管券商投行岗位看似地位更高,但近年来行业的持续低迷让不少从业者重新审视自己的职业规划。

事实上,自2020年起,保代人数经历了爆发式增长,但随之而来的却是行业供需失衡的问题。根据中信证券统计,2024年,证券行业实现净利润1672.57亿元,同比增长21.35%,但投行业务却逆势承压,全年实现投行手续费收入仅350亿元,同比下滑35.5%。行业前十券商投行收入更是锐减28.8%,主要原因在于股权融资规模大幅收缩。

在此背景下,保代人数的增长势头终于出现拐点。截至去年末,保代总数为8812人,较前一年增加180人;然而,进入2025年后,保代人数开始显著下降,截至5月16日,总数降至8558人,减少254人。虽然2025年一季度上市券商投行业务净收入环比有所回升(合计67亿元,同比增长5%),但整体仍处于低位徘徊,保代过剩问题尚未得到根本解决。

可以预见的是,随着资本市场的逐步回暖,上市公司对高端金融人才的需求将进一步扩大,这或将为更多投行人士提供新的发展机遇。而对于那些选择转型的保代来说,他们的丰富经验也将为上市公司治理水平的提升注入强大动力。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