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跨省买猪仔全死亡损失10多万,律师建议动物线下就近购买更可靠

“我在网上看到山东一家猪场出售猪仔,每头价格比我们当地便宜330元,没想到到货后13天全死了!”谈起自己的经历,陕西咸阳苏先生满是懊悔。
心动——
网络视频出售猪仔,每头便宜330元左右
5月15日,40多岁的苏先生向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讲述了这次令他难忘的经历。
苏先生家住咸阳市礼泉县南坊镇,大学毕业后一直在外工作。2020年,他从一家中美合资企业辞职返乡创业,目前在家乡承包了2000亩土地用于粮食种植,同时经营了一家粮食烘干场和一个生猪养殖场,年出栏量约300头。
今年4月20日,苏先生刷到一条名为“出售精品仔猪”的视频,视频中展示了多个猪仔圈养的画面。通过私信联系后,对方提供了电话,并加了微信好友。
“出售精品仔猪”的社交平台截图
在电话沟通中,对方表示自己卖的是自育猪仔,20公斤左右的每头售价380元,包含运费。对方还承诺可以先付定金,视频装猪,猪仔送到后再支付一半货款,剩余部分可在7天后结清,并承诺7天内伤亡包赔。
考虑到价格比陕西关中地区便宜330元左右,苏先生心动了。
查看——
主播只打电话未露面,中介带着看猪圈
苏先生提出去现场看猪,以防上当受骗。对方同意并发送了定位,约定4月21日见面。此时,对方自称姓苗。
4月20日下午,苏先生前往山东省莒南县相沟镇三义口村。一路上,双方保持联系。次日上午10点,到达指定位置后,苗女士称会来接他。20分钟后,两名自称李姓兄弟的男子出现,声称由他们带苏先生去看猪。
苏先生对此感到疑惑,但对方解释说苗女士临时有事。
郁闷——
“中介”带到猪场,网上谈的条件现场变卦
苏先生随李姓兄弟来到莒南县牧康仔猪销售中心。此时,对方表示他们是中介,视频平台上的苗女士也是中介前端,而他们是后端带客户买猪的人。因此,猪价和付款方式需要重新与猪场协商。
苏先生对突然变卦的条件感到不满,立即联系苗女士,但对方一直不接电话。苏先生心想既然已到现场,不如看完猪再做决定。
经过协商,苏先生签订了购买144头猪仔的合同。合同显示:2025年4月2日,购买猪仔144头,每头555元,合计80000元,车费由卖家承担。合同还备注了健康检查及运输风险的条款。
支付猪苗款项记录
气愤——
拉来的144头猪仔,13天内相继死亡
苏先生称,当时牧康仔猪销售中心安排人员进行了健康鉴定,随机抽查了两头猪的血液,检测结果为阴性(后续中介也转给苏先生一份纸质报告)。
4月22日上午,猪仔运抵苏先生的猪场,卸猪时发现已有2头死亡。苏先生拍照发给中介,对方称这是运输途中的应激伤亡,并同意在尾款中扣除1110元。苏先生按要求将剩余尾款5690元通过微信支付给拉货司机。
然而,当晚又有1头猪仔死亡,次日又死亡10头。联系中介后,对方仍归因于应激死亡,经与牧康仔猪销售中心协商后赔偿了2000元。但第三天,又死亡8头。之后半个月内,144头猪仔全部死亡。
扎堆的死猪
维权——
难以拿出检测结果,商家称最多赔三五千元
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猪仔死亡?苏先生急忙找机构检测,结果显示阳性,但联系商家时,对方要求提供阳性报告。苏先生称,目前没有检测机构会给农户出具阳性报告。
苏先生要求中介提供商家联系方式,但中介起初拒绝,在苏先生坚持下才提供了电话。
5月5日,苏先生拨打山东莒南县12345投诉,6日莒南县农业农村局工作人员了解情况后,表示会帮助协调解决,但至今无果。
5月14日,苏先生多次致电中介小李后,对方称牧康仔猪销售中心最多愿意赔偿三五千元。
苏先生还拨打了视频平台官方电话投诉,平台要求上传聊天记录和转账截图,并表示只能对主播账号进行处理,无法弥补经济损失。
回应——
中介收每头猪10元信息费,销售方称猪仔死亡是综合原因
苏先生称,他的直接损失约10万元,间接损失将近15万元(猪舍需闲置半年),仅赔三五千元毫无意义。
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联系帮苏先生购买猪仔的中介,对方介绍最初发布视频的苗女士实则姓张,只是客服。她吸引客户后推荐给中介,由中介根据需求寻找猪仔。中介每头猪赚10元信息费,再分2-3元给前端客户。苏先生这单生意因猪仔死亡,退给苏先生的2000元中包含中介的500元,目前仍在与猪场协调。
记者联系莒南县牧康仔猪销售中心工作人员,对方称装猪时下雨,小猪可能淋湿感冒,加上水土不服等原因导致死亡。苏先生若认为猪仔有问题,需提供证据。
律师——
最好就近线下购买动物,并选择正规渠道
北京市康达(西安)律师事务所律师张晓静认为,消费者可通过民事诉讼途径维权。若经营者销售未经检疫或检疫不合格的动物,造成损失的,需进行赔偿。
《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规定禁止经营、运输依法应当检疫而未经检疫或者检疫不合格的动物,违反规定导致动物疫病传播、流行等,给他人人身、财产造成损害的,依法承担民事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消费者有权要求经营者提供的商品和服务符合保障人身、财产安全的要求。
张晓静提醒,购买动物最好就近线下购买,并选择正规、有资质的经营主体。线上购买时,建议查询商户经营地址、资质证明、企业信誉等基本信息,查看动物免疫记录、动物检疫证明等文件,同时签署合同时仔细阅读内容,以避免盲目购买、冲动消费造成的损失。
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 魏光敬 编辑 刘梦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