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银行密集关停信用卡分中心 信用卡业务进入加速调整期
麻辣财经报道记者注意到,近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牡丹江监管分局批复同意广发银行信用卡中心牡丹江分中心终止营业,意味着这家行业头部机构也迈出主动战略改革的步伐。而交通银行今年以来已关闭8家异地分中心,成为本轮调整中动作最为频繁的银行。更早启动改革的蒙商银行,自2023年6月起陆续关闭呼和浩特、呼伦贝尔分中心,随后华夏银行、民生银行等机构相继跟进。
据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已有十余家银行信用卡分中心终止营业。这一现象背后,折射出商业银行在信用卡经营模式上的战略选择。
对此,业内人士分析称,分中心撤并与信用卡业务转型需求直接相关。从2023年到2025年,银行调整信用卡分中心的进程明显加快,今年仅前三个月就有超过十家分中心被关闭。这一变化与信用卡行业从增量竞争转向存量经营的趋势相契合。
随着分中心陆续关闭,信用卡业务管理模式正经历深刻变革。交通银行等银行机构将原有分中心业务转由当地分行统筹管理,推动持牌专营向属地分行经营转型。以广发银行为例,牡丹江分中心终止营业后,属地信用卡业务将由牡丹江分行主导开展,实现与零售金融、财富管理等业务板块的资源协同。
从业务整合的效果来看,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通过分行网点能够更全面地了解客户需求,为客户提供更具针对性的产品和综合服务。另一方面,属地化经营使银行能够更全面地掌握客户信息,有助于打破信息、数据等管理壁垒,为信用卡经营提供更多参考。
虽然当前信用卡行业面临诸多挑战,但作为银行零售业务的重要组成部分,信用卡的战略地位依然稳固。多位专家学者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当前调整是战术性收缩而非战略性撤退,本质是资源投入区域结构和方式的优化,并推动银行的整体零售转型。在行业转型的背景下,银行通过业务整合优化资源配置,将有助于提升服务效率和风险控制能力,从而让作为消费媒介的信用卡在扩内需、促消费的大趋势下做出更多贡献。
-
股东增持、险资扫货,银行ETF收涨1.57%
-
广发中证红利ETF二季报透视:加仓银行股及成都银行,减持海澜之家
-
首份红利主题基金中报出炉,十大重仓股已无银行股踪影
-
银行基金托管阵营扩容,银行ETF天弘涨幅暂居同标的产品第一,机构:继续看好银行板块配置价值
-
5日净流率居同标的第一,银行ETF天弘午后翻红,机构:银行股红利投资仍将延续
-
央行就CIPS业务公开征求意见,银行ETF天弘连续3日吸金,机构看好板块兼顾红利+周期属性
-
A股冲高回落,三大指数涨跌不一,游戏板块领涨,游戏ETF、游戏ETF华泰柏瑞涨超2%,稀有金属ETF跌1.81%
-
A股银行板块市值年内涨超2万亿元,银行ETF半日涨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