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访客

全国首批外资银行接入资金流信息平台,助推银行ETF涨幅达2.09%

访客 2025-11-04 16:01:10 51762
全国首批外资银行成功接入资金流信息平台,此举标志着我国金融市场对外开放进一步加深,随着资金流动透明度的提升,银行ETF表现强劲,收盘涨幅达2.09%,这一进展对于促进金融数据共享、提升金融服务效率具有积极意义,同时也为外资银行在中国市场的发展开辟了更广阔的空间。

全国首批外资银行接入资金流信息平台,助推银行ETF涨幅达2.09%

  11月4日,市场全天缩量调整,创业板指跌近2%。板块方面,福建自贸区、银行、冰雪产业等板块涨幅居前,贵金属、医药、机器人等板块跌幅居前。截至收盘,沪指跌0.41%,深成指跌1.71%,创业板指跌1.96%。ETF方面,富国中证800银行ETF(159887)收涨2.09%,成分股中,中信银行(601998)(601998.SH)涨3.31%,上海银行(601229)(601229.SH)涨3.2%,招商银行(600036)(600036.SH)涨2.92%。

  消息面上,全国首批、沪上4家外资银行接入上线。11月3日,“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官方微信公众平台发布信息称,2025年10月,上海地区第二批6家银行业金融机构顺利接入全国中小微企业资金流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包括4家外资银行、1家农村商业银行和1家民营银行。

  此外,11月3日,据中国人民银行官方披露,经国务院批准,近日中国人民银行与韩国银行续签双边本币互换协议,互换规模为4000亿元人民币/70万亿韩元,协议有效期五年,经双方同意可以展期。

  国信证券指出,银行业在2025年三季报中表现稳健,收入正增率在市值权重下超过80%,业绩正增率数量占比口径超过80%、市值占比口径达94.5%,显示出较强的盈利韧性。从细分结构看,城商行收入增速弹性优于国有大行和股份行,但股份行基于细分行业的收入增速边际走弱。银行业整体ROE有所回升,金融大票对A股整体业绩增速贡献较大。当前银行业量价校准呈现“量价齐升”特征,复苏态势由点及面扩散。

  华创证券表示,2025Q3,市场风格切换,银行股持仓占比降至历史低位。三季度银行业核心营收能力有所增强,息差基本企稳,资产质量保持稳健,基本面稳中向好。中长期资金入市和公募基金改革的核心逻辑未变,制度层面推动银行后续或仍有增量资金。

  华泰证券研报表示,中国经济修复预期改善,人民币升值预期强化,外资有望回流。银行板块因指数权重高、基本面稳健,或成核心受益方向。投资策略方面,经济回暖下,资产质量扎实、区域优势突出的银行估值溢价回升,具备优质基本面。上市银行股息率显著高于市场平均,险资等长线资金增配,具备高估息防御特征。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