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访客

中欧瑞博吴伟志,四季理论指导下的全市场投资策略

访客 2025-09-22 10:13:38 8018
中欧瑞博吴伟志提出“四季理论”,以指导投资策略,他强调,投资应放眼全市场,根据市场变化灵活调整,吴伟志认为,如同四季更替,市场也经历周期波动,投资者需根据市场季节变化,调整投资策略,抓住每个季节的投资机会,这一理论为投资者提供了全新的视角和策略指导。

中欧瑞博吴伟志,四季理论指导下的全市场投资策略

  经过短暂调整后,近日市场再度回升。上证指数一度逼近3900点,创业板指曾突破3100点,再创阶段新高。历经一段时间的震荡后,此番回升将持续多久?投资者应该继续追捧强势主线,还是进行高低切?一众大盘股走出“大象起舞”行情,是否意味着大小盘风格迎来分化?

  围绕相关问题,中国证券报记者于日前专访了百亿级私募机构深圳市中欧瑞博投资管理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吴伟志。他认为,当前市场行情结构分化明显,但整体温度处在40-50度区间,远不到过热(80度以上)阶段。按照四季理论来判断,当前仍处于春夏之间,尚未转秋入冬。继续看好后市投资机遇,今年以来,中欧瑞博增配了周期、科技、医药等偏成长性的板块,对高股息板块有所减持。未来将重点关注人工智能(AI)、创新药等方向的布局机会。

  吴伟志,深圳市中欧瑞博投资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创始人、董事长、首席投资官。拥有32年证券从业经验,专注于A股、港股以及海外二级市场投资。2007年创立中欧瑞博,目前公司资产管理规模超过100亿元。

  专注成长风格

  大学时期的吴伟志,曾被一本讲述海外证券市场起源的书籍而吸引,在心中默默埋下了从事投资工作的种子。21岁大学毕业后,他选择加入券商机构,在自营部门开启了投资交易生涯。

  辗转多家券商后,在投资一线摸爬滚打已经近十年的他,决定继续深造。“当时中欧商学院EMBA的学费几乎可以买下半套房了,但还是在家人支持下,选择进一步攻读,加强系统化学习。”这也被吴伟志视为其人生中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35岁那年,吴伟志决定创业。中欧瑞博成立之初,便获得他在中欧商学院的许多同学的支持,这也是其为公司取名时将“中欧”放置首位的原因。他表示,正是在中欧商学院的这段求学经历,使他在中欧瑞博日常经营管理中倾向于采取企业制的模式,而非以创始人为主导的架构。

  如今,中欧瑞博成立已经18年,吴伟志扎根投资行业超过30年时间。吴伟志表示,在每一轮行情背后,几乎都离不开成长股的带动。因此,就其个人而言,专注于成长风格也逐渐成为他所坚持的投资路径。

  在他看来,成长股需要具备三个特征:一是公司未来的营收和利润有足够的成长空间,可能有三到五倍的增长,平均每年增幅能在20%及以上;二是公司商业模式较好,拥有一定程度上的定价权,毫无定价权的公司很难成为高成长性公司;三是管理层优秀,掌舵人有远大的格局和梦想,这虽然听起来有些主观,但有时却会决定着一个企业的发展走向。

  面对具备这些特征的成长股,他会进一步细分为四大类别进行投资决策:第一类是新经济成长股,主要是指因技术进步、消费习惯改变而出现的新品种;第二类是市场份额提升型的成长股,这类公司往往有其独特竞争优势,因此能够实现份额的不断扩张;第三类是市场份额相对稳定、利润提升型的成长股,因拥有定价权得以通过提价增加利润;第四类是周期成长股,可能随行业的周期而波动。

  第一类成长股是他最为青睐的,其往往会采用市值空间法或市盈率估值法衡量投资价值。第二类成长股中,传统行业里份额不断提升的公司,由于容易算清楚业绩和估值,也是他过往经常重仓的一类资产。

  至于卖出方面,他坦言,相比买而言,卖确实是一个难题。但在投资过程中,只要一次次把难题做出来,积累的解题经验丰富之后,剩下的难题自然就少了。

  打造团队化投研体系

  吴伟志说,尽管其个人的投资偏成长风格,但公司旗下拥有多位不同风格的基金经理,既有成长型的,也有价值型的,既有基本面研究的,也在近年新增了量化投研路径的人才。整体决策是在团队化投研体系下做出的。

  据介绍,目前中欧瑞博基金投研团队成员将近30人,大多是通过校招一路培养起来的内部成员,分为基本面研究团队、量化研究团队、国际部。

  其中,基本面研究团队分为成长组和周期组,成长组涵盖医药、消费、科技,周期组涵盖成长周期和价值周期;量化研究团队主要从事量化选股和对冲交易;国际投资部主要从事海外投资。

  “一个人可以走得很快,但未必能走得很远。”他认为,在市场风格快速轮动的情况下,团队模式能更好地适应变化,让决策变得更轻松。

  他感慨说,回顾创业初期,团队的搭建尚不成熟,调研、比较、选股、买卖几乎都要自己去做。对于全市场上千只标的、数十个细分行业,仅凭一个人很难面面俱到。而有成熟的团队要比单枪匹马轻松很多,可以听取团队成员调研带回来的观点,进行最终比较。

  在团队化投研体系下,每个基金经理可以在自身领域更加专注、深入,持续积累造就专业度;而团队通过分工合作,可以对市场中的重点行业和有机会的新领域,做到无死角全覆盖。尽量没有短板,拥有相对全面的能力,才能支撑公司走得更远,在各种市场环境中存活下来。

  吴伟志表示,打造具有全市场投资能力、覆盖各个行业的“瑞博大模型”,也是近年来中欧瑞博基金在投研体系完善上的一个重要方向。他希望中欧瑞博能够成为一家完全公司化运作的私募机构,“未来大家可能忘了这家私募是由谁创办的,但公司的团队化投研体系能够自行持续运作”。

  现阶段市场并未过热

  基于团队优势,如何做出投资决策?他表示,四季理论是中欧瑞博基金投资的一个重要指挥棒。股市行情的一大规律就是具有周期性,就像一年的四季,春夏秋冬,周而复始。

  当市场进入赚钱效应持续、估值提升的阶段,相当于进入夏季,投资可以相对乐观;当估值来到高位泡沫化、风险较高的时候,可以视为进入秋季,此时适当回避可能是更合适的投资策略。

  四季理论不止于对市场整体的研判,也存在于每一个细分领域当中。“每一朵花都有自己的四季。”他举例称,以近期的结构化市场行情为例,小市值公司可能已经步入秋冬季节了,但大市值公司才刚刚进入春季。

  “中欧瑞博基金没有明显的投资风格偏好。哪个风格更适合当下的市场,我们就拥抱哪个。”吴伟志表示,更多是以四季理论为指挥棒,放眼全市场进行投资。公司会根据市场环境的变化,决定哪种风格的基金经理担任主攻手,以及为他们分配多大比例的仓位。对于一个行业的投资,往往会穷尽对行业里所有公司的研究后才做出最终决策。

  回到对A股市场的分析,他认为,真正的拐点可以追溯至去年9月底。在此之前,市场经历了相对漫长的一段震荡调整,许多标的估值已经足够便宜,加上资金面趋向宽松,市场开始出现赚钱效应的正反馈。多重因素交织,逐渐酝酿出了这一轮强势的行情。

  面对近期的震荡调整,他称,纠结分歧甚至误判往往是正常现象。期间的下跌,是该定性为小波动、中期调整还是行情拐点?这往往考验着投资者对所投标的认知的充分度,及其对标的所处季节位置的把握。

  “我见过不少深度研究基本面,自下而上深挖个股的成功投资者。这些人基本上不关心市场的牛熊周期。”他说道,即便他们持仓的股票阶段性涨幅远落后于市场,也不会有焦虑感。因为长期的投资生涯证明,深度了解基本面后的投资是有效的。坚持这一方法的投资者,多数已经过了有“攀比”心态的阶段,不会太在意短期的起伏。

  在他看来,比起关注每天的气温变化(比喻市场每天的涨跌),准确把握季节的位置(比喻市场中长期行情所处阶段)更为重要。“假如判断行情已经从春季进入夏季,今天比昨天冷个几度又有何妨?这并不能阻止夏天前进的脚步”。

  他补充说,当强势行情真的步入末期时,往往会有一些信号涌现出来。例如,估值进入历史高位,投资者入市情绪狂热,市场赚钱效应明显,而且越是胆大的赚钱效应越好,新发基金遭哄抢,市场开始出现降温信号等。他认为,就现阶段而言,并未看到这些拐点信号。

  展望后市,吴伟志表示,他在投资策略上将继续保持较高仓位,相对超配科技、医药、周期等板块,看好AI、创新药、黄金等方向的投资机会。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