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访客

A股慢牛的制度保障与动能转换路径解析

访客 2025-09-12 13:27:59 28139
A股市场呈现慢牛走势,得益于制度保障和动能转换路径的实现,制度保障包括政策扶持、监管加强以及市场机制的逐步完善,为市场提供了稳定的环境,动能转换路径则体现在经济转型、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等方面,为市场带来新的增长动力,这些因素共同推动A股市场稳健发展,呈现出良好的投资机遇。

A股慢牛的制度保障与动能转换路径解析

  2025年09月11日,国投证券发表了一篇基金行业的研究报告,报告指出,A股慢牛需制度保障与新旧动能转换实现。

  报告摘要如下: 在8月24日周报《牛且“慢”》中,我们提出对当前市场“慢牛”的呼吁。事实上,自924行情以来沪指上涨幅度超过45%,自4月初黄金坑以来上涨幅度接近25%,当前上涨环境依然并非依赖基本面的实际支撑,盲目参考14-15年模式,导致慢牛转快牛甚至形成疯牛实则是是不可取的。在这里,我们认为有必要对“真正的慢牛”梳理背后的底层逻辑与树立正确的认识: 基于美股式震荡慢牛的理解与认知,我们会发现有三个核心特征:1、收益贡献中估值贡献很小甚至弱于股息再投资,盈利贡献占比65%;2、慢牛本质是基于产业基本面的结构牛而非普涨牛;3、拥有大量长期耐心资本与良性且可持续的股市生态。具体而言,美股式震荡慢牛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观察: 1、美股慢牛宏观底层逻辑:在长期高增长低通胀的经济基本面下,慢牛本质是1)流动性宽松提供估值弹性;2)龙头企业提供基本面支撑配合大规模股票回购;3)资本市场制度提供长期运行保障。同时,对应着良性的股市生态:1)养老金入市与居民存款搬家形成主要增量资金;2)优胜劣汰的上市退市机制构成坚实制度基础;3)被动资金崛起推动波动率下降且上涨趋势更稳定。 2、美股慢牛的本质是基于产业基本面的结构牛:1980年至2024年,标普500指数和纳斯达克指数的长期投资均呈现显著的内部分化特征,少数龙头股主导指数上涨的现象尤为突出。1980-2024年,标普500中仅20%的股票贡献80%的收益。 3、美股慢牛整体收益水平:1980年至今美股权益投资年化8%~10%是合理收益水平(不含股息再投资),纳指在12%左右(含股息再投资),标普和道指在10%(含股息再投资)左右,与经济增长大致相匹配。 4、美股慢牛收益的分拆:1980-2024年,标普500的盈利增长贡献6.5%的年化收益,占总收益的65%左右。股息再投资收益作为复利加速器,大致在年化3%左右,而市盈率(PE)的波动对长期收益影响较小,1980-2024年估值贡献0.8%。美股年化收益=盈利增长(4%-6%)+股息(2%-4%)+估值变化(-2%至+2%) 从目前来看,当前A股步入“制度性慢牛”已经开启且正获得有效保障。事实上,经过当前国家股市平准资金构建、社保、保险、公募等长期资本入市、ETF类被动长期工具的丰富发展、提倡高分红的价值创造模式,这种“制度性震荡慢牛”模式进程已经启动,背后的本质是股市生态发生转变,长期资本掌握最终定价权。需要提醒的是真正理性的“居民存款搬家”并不是简单将存款从居民“银行账户”直接转入到“证券账户”,而是构筑在增量资金机构化入市机制以及通过长期资本的长期努力基础之上。 总结而言:客观而言,站上3800点已基本符合我们对于本轮流动性牛市的心理预期,后续持以跟踪态度,但眼下对于短期大盘指数进一步向上空间已经难以合理预估。本轮A股大盘指数向上空间真正打开需市场从流动性牛-基本面牛-新旧动能转化牛实现“三头牛”兑现转变,这是未来逐步验证的过程。同时,我们进一步认为A股真正的慢牛是建立在市场过渡到新旧动能转化牛和制度保障牛的基础上,对应实现股市替代房地产成为居民资产新的蓄水池并形成新的财富效应,届时A股“慢牛”就真正到来了。 风险提示:国内政策不及预期、海外货币政策变化超预期。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