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黄仁勋称全球50%的AI研究人员来自中国,科创AIETF收涨1.57%
黄仁勋,NVIDIA的创始人兼CEO,在最近的一次演讲中表示,全球50%的AI研究人员来自中国,这表明中国在AI领域的研发实力和人才储备方面已经处于领先地位,这一消息对科创AIETF(科技创新人工智能交易基金)的投资者来说是一个好消息,因为该基金主要投资于与AI相关的科技创新企业,受此消息影响,科创AIETF在交易中收涨1.57%,显示出市场对该领域未来发展的乐观预期。
7月15日,市场全天震荡分化,三大指数涨跌不一。板块方面,CPO、液冷服务器、AI智能体、游戏等板块涨幅居前,煤炭、电力、油气、有机硅等板块跌幅居前。截至收盘,沪指跌0.42%,深成指涨0.56%,创业板指涨1.73%。ETF方面,博时科创板人工智能ETF(588790)收涨1.57%,成分股中,金山办公(688111.SH)涨6.79%,合合信息(688615.SH)涨6.68%,福昕软件(688095.SH)涨5.5%。
消息面上,美国英伟达公司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黄仁勋接受采访时表示,中国市场非常大,对美国公司十分重要。英伟达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 黄仁勋:中国市场如此庞大,如此充满活力,人工智能在中国发展非常快,我非常高兴看到中国的人工智能发展,这里有全球50%的人工智能研究人员,因此美国企业扎根中国市场的确至关重要,中国有很多创新和充满活力的公司,至关重要的是,美国公司能够参与到中国市场的竞争,并提供服务。
华创证券指出,人工智能行业政策从防风险转为全面支持,在中美科技博弈背景下或将成为政策重要发力方向。近年来政策重视度持续提升,随着国内厂商技术突破,政策导向从基础设施建设转向下游AI+应用发展。当前行业关注方向正从前期算力基础设施向下游应用转移,包括大模型及智能制造、智慧教育、智慧医疗等AI+场景。在中美战略博弈背景下,凭借生产效率优势,中国企业有望在AI工业化落地层面形成差异化竞争力,该领域或成为新一轮五年规划的重点支持方向。
国金证券指出,从细分赛道来看,2025年AI算力维持高景气,AI应用呈现加速向上趋势;量子计算、数据要素、EDA等赛道稳健向上,其中量子计算与AI融合可能带来革命性提升。激光雷达作为"智驾之眼"和"机器人之眼",在L3车型渗透率提升及具身机器人常态化作业推动下保持高景气,行业当前更多体现为风险偏好驱动的主题投资特征。
长城证券(002939)表示,算力需求高增,全球数据中心建设进入加速阶段。2023年以来,全球人工智能产业进入快速发展时期,高速增长的算力需求催生出对现有数据中心计算资源、数据存储能力更高的要求。根据中国信通院数据显示,全球算力规模持续高速增长,2023年总规模达1397EFlops,增速54%。尤其大模型所需的数据量和参数持续扩大,引发了智能算力需求激增。2024年美国市场规模估计为544.2亿美元。
-
科创板人工智能ETF份额激增,年内涨幅达超三倍,ETF涨势强劲,累计涨幅达超31%
-
关键矿产保供行动升级!特朗普政府联手私募巨头Orion打造矿业投资基金重磅出炉,投资规模达50亿美元
-
平安医疗健康基金经理周思聪谈,中国创新药的全球竞争力不惧国际噪音挑战
-
人工智能服务备案进展顺利,人工智能ETF大涨7.3%
-
苹果创新周期启动,电子ETF涨势强劲,涨幅达2.11%
-
人工智能立法进展助推科创板AI ETF飘红,机构称AI领域进入基本面兑现阶段
-
2025世界智能产业博览会开幕,科创板人工智能ETF小幅上涨,机构:“人工智能+”实现产业政策与科技创新共振
-
新易盛、中际旭创昨日融资买入额位居市场前2,占创业板人工智能ETF成分权重超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