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港股红利资产后期怎么看

近期全球贸易环境的不确定性升温,海外和国内权益市场波动加大,投资者对于后续行业配置讨论较多,那么在当下环境而言,如何看待后续红利港股ETF(159331)的表现?
短期维度,港股红利股息、估值优势凸显,且市场环境也利于其表现。从港股红利相较A股的性价比而言,目前港股红利和A股红利之间的折价和股息率之差处于历史中位左右,2024年以来港股较A股的股息、溢价优势略有收敛。不过即使考虑红利税后,港股红利板块的股息率仍有优势,并且3月中旬以来港股红利股息率和溢价优势略有修复,目前港股通高股息股息率处在历史高位,估值也处于历史中低水平,具体来看,股息率处10年以来72.85%分位。
近期市场表现震荡,短期行情走向仍需关注以下两个变量:一是尽管近期特朗普对华关税态度有所软化,但考虑到他上任美国总统以来在诸多政策上几经改弦更张,后续全球贸易摩擦或仍将影响股市风险偏好。二是美国关税对国内基本面修复或有一定负面影响。最新高频数据显示近期地产数据有所降温,截至04/20,30大中城市商品房成交面积当周同比连续两周为负,叠加关税影响逐渐显现,或对市场形成扰动。综合来看,目前港股红利股息、估值优势凸显,短期在不确定性扰动下,红利资产相对收益有望占优。
来源:国泰海通证券研究
中期维度来看,政策强化分红监管,叠加低利率环境下中长期资金加速入市,港股红利仍具备配置价值。2024年4月“新国九条” 要求加大对分红优质公司的激励力度,12月国资委印发的《关于改进和加强中央企业控股上市公司市值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要求央企上市公司要增强现金分红稳定性、持续性和可预期性。随着政策的逐渐落实,A股乃至港股上市公司的分红积极性、持续性有望提高。
同时,低利率环境下,资金对红利资产有较高的配置需求。低利率环境下资金需要寻找基本面和长期收益稳健的资产进行配置,红利资产首当其冲。根据国泰海通证券测算,从南下资金来看,春节至今南下大幅流入港股超4700亿,主要增配了银行、电信服务等行业的高股息资产,其中南下资金对银行净流入达632亿港元、电信服务为292亿港元、公用事业为177亿港元。另外,近年来险资保费收入持续增长,更追求绝对收益的险资对于高股息类资产的配置需求有望提升。例如今年以来平安人寿在港股分别增持了招商银行和农业银行,未来险资对红利资产的配置需求也将支撑其表现,投资者可持续关注红利港股ETF(159331)投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