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访客

最高法证监会联手整顿“小作文”:净化市场环境维护投资者权益

访客 2025-05-16 15:21:20 24048
最高法证监会联手整顿“小作文”:净化市场环境维护投资者权益摘要: 5月15日,最高人民法院、中国证监会联合发布《关于严格公正执法司法?服务保障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  《指导意见》全面总结人民法院审判执行工作以及...

5月15日,最高人民法院与中国证监会联合发布了《关于严格公正执法司法 服务保障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这一文件的出台,标志着我国在推动资本市场规范化发展、保护投资者权益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

最高法证监会联手整顿“小作文”:净化市场环境维护投资者权益

《指导意见》立足于人民法院审判执行工作的实践经验,以及资本市场的监管执法需求,从总体要求、投资者保护、市场参与人规范、司法行政协同及组织实施保障五个维度,提出了23条具体意见。这些意见旨在通过严格公正的执法与司法,为资本市场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法治保障。

值得注意的是,《指导意见》明确提出,要依法打击资本违规隐形入股和违法违规“造富”行为。例如,发行人对股东、实际控制人的信息披露及陈述内容必须真实、准确、完整。对于存在股权代持、利益输送等违法行为的,法院将依法认定其无效,并根据双方过错程度分配责任。同时,相关线索将被移送至相关部门进行进一步处理。此外,针对上市公司因虚假陈述导致投资者受损的情况,受害者可依法提起民事赔偿诉讼,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指导意见》特别强调了对欺诈发行和持续信息披露造假的严厉打击。高质量的信息披露是注册制的核心基础,而财务造假则严重损害了投资者信心和资本市场的健康运行。为此,监管部门将进一步加大对欺诈发行和信息披露违规行为的日常监管与稽查处罚力度,确保从严从快查处各类造假行为。同时,文件还提出强化与司法机关的合作,推动形成行政、民事、刑事三位一体的追责体系。其中,“追首恶”与“打帮凶”并重成为核心原则——不仅要追究发行人及其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的法律责任,还要对中介机构、教唆者或协助造假的第三方实施精准追责,从而显著提高违法成本。

除了聚焦具体违法行为,《指导意见》还致力于引领净化资本市场生态。例如,对于编传虚假信息、“维权黑产”以及发行上市环节中的不正当竞争行为,文件明确指出应依法予以严惩。具体而言,若有人通过编造“小作文”等方式散布虚假信息、扰乱市场秩序,受害人可依法提起民事诉讼要求赔偿;情节严重的,还将面临刑事责任追究。与此同时,针对恶意代理维权、有偿删稿或制造诉讼案件阻挠发行上市审核的行为,法院将支持相关主体依法维护名誉权等合法权利,并配合行政机关追究治安管理或反不正当竞争领域的行政违法责任。对于涉嫌敲诈勒索罪或虚假诉讼罪的行为,则会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值得一提的是,《指导意见》还特别关注了司法与行政之间的协调配合问题。文件提出,要加强对资本市场“吹哨人”的司法保护,包括就业权利、公平待遇等方面,以激励更多内部人士揭露违法违规行为,维护市场整体利益。这种多维度的综合治理模式,不仅有助于提升资本市场的透明度,更能有效遏制潜在风险,为投资者营造更加安全可靠的投资环境。

结语

此次发布的《指导意见》,不仅是对当前资本市场突出问题的一次有力回应,更是对未来改革方向的一次明确指引。通过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法律框架,它不仅能够震慑违法行为,还能引导市场主体自觉遵守规则,最终实现资本市场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