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闭胖东来,于东来被逼到退网边缘

盛名之下的烦恼
“人怕出名,猪怕壮”是一句古老的格言警句,同样是中国商超天花板——胖东来,正在遭遇的处境。
先是5月1日,一家位于浙江名为“胖都来”的线下购物商场敲锣打鼓的开业,还邀请了多位明星在网上发布了祝贺视频。
“复制”胖东来一直是商超行业的共识,但搞一出“李逵碰上李鬼”的闹剧实在有些商业流氓的属性。
果不其然,2日,胖东来回应称,公司已经取证并向市场监督管理局提交投诉书,也通过EMS的方式向胖都来公司成功邮寄了律师函,胖东来会持续跟进此事。
但胖东来的烦心事还没完,5月3日胖东来的创始人于东来突然将抖音账号私密,并且重磅宣布:“我会主动关闭或者永远离开胖东来这个企业!”
原因是有网红怒怼胖东来“割韭菜”,声称“胖东来商超的目的是引流,引流高端群体去买玉”“以低成本玉石获取百倍暴利”。
这家以真诚立命的而企业,正在经历一场商业理想主义与流量时代的激烈碰撞。
现在整个商超行业短视频赛道的流量中心是谁?
山姆和胖东来。
前者贵为全球知名连锁超市,背后法律团队强大,维权经验丰富,碰瓷需要面临极大的法律压力。
但胖东来这个大众眼中的良心企业,稍有负面消息就容易激荡起舆论场有关其诚信的讨论,而且一向温和的脾气,给人一种好欺负的感觉。
网红向胖东来开炮或许正是基于这样的考量!
事情起源于4月初,抖音坐拥27万粉丝的玉石博主“柴怼怼”连发多条视频,公开质疑胖东来不当盈利,来源是低成本玉石高价售卖。
还强调胖东来“组织水军造神”以掩盖真实盈利模式。
这种足以摧毁一个企业信任基本盘的言论迅速发酵,让#胖东来卖玉暴利#的话题冲上热搜,不明真相的网友们还在评论区附和:“怪不得员工工资高,羊毛出在羊身上!”
起初胖东来并没放在心中,甩出经营数据予以回应:
和田玉品类一季度销售额仅2190万元,毛利率20%,占集团总营收的0.34%,“主要利润靠玉石”的说法纯属无稽之谈;
还公开了财报,2025年前三个月集团总销售额62.7亿元,超市业务贡献26亿元,珠宝业务净利润仅2583万元,谣言不攻自破。
但相关的质疑仍在发酵,该网红没有丝毫收手的意思。
于是在4月30日,胖东公布了起诉“柴怼怼商业诋毁、侵犯名誉权”的案件受理通知书,同时公开了胖东来珠宝部“和田玉”的定价标准和毛利率。
混迹互联网的观众们肯定不会陌生,“究竟吃了几碗粉”是个很容易搞清楚的问题,关键是冤枉你的那个人不愿意相信罢了,何况事情越大流量越大!
果不其然,面对胖东来苦哈哈的自证,柴怼怼只是轻飘飘的扔下一句:“有本事公开所有经营数据!”
这不是欺负老实人嘛!一向和蔼可亲的于东来终于受够了,接连发布多条动态反击,还放话,如果不让柴怼怼这种随意污蔑伤害他人的行为受到应有的处罚,“我会主动关闭或永远离开胖东来这个企业!”
5月3日晚,@抖音黑板报发布公告:根据《民法典》和平台规则,下架“柴怼怼”29条涉嫌侵权视频,限制其投稿权限一个月。
看似皆大欢喜,但我想胖东来肯定笑不出来,如此轻易的攻击就让自己焦头烂额,流量的短暂狂欢与品牌声誉的持久损耗根本不是一个量级。
“毁灭你,与你何干”或许用不着三体人亲自出马,无良之辈即可!
所谓复制成功,就是先模仿,再创新,然后深耕。
商业场上的这条铁律让不少企业走向了成功,但有个问题是模仿的边界在哪里?
如果说以流量为目的的不当攻击只是开胃小菜,那么“模仿面到模仿脸”的狠活或许就值得警惕了。
浙江胖都来卖场的出现让不少网友直言“山寨的味道”,与其一个队列的都是雷碧、六个核弹、康帅傅等品牌。
但抓马的是,胖都来没有选择藏着掖着,而是选择了弹幕最多的打法,邀请多位明星艺人送上祝福,开业现场锣鼓喧天、鞭炮齐鸣、红旗招展,好不热闹。
面对抄袭的质疑,胖都来卖场工作人员回应称,命名是因为老板姓都。售卖的商品以服装和日用百货为主,没有刻意模仿胖东来。
事实上,这家卖场的社交账号在4月前后开始就开业进行宣传,之前在视频中还专门解释了命名问题,名字只是符号,品质才是关键。“胖”寓意着丰盈、富足、美好,这一理念贯穿于他们的经营中,确保商品琳琅满目,价格实惠,服务贴心,“都”字则取自集团董事长的姓氏。
但真假美猴王或许就在一念之差!
胖东来已经做出回应,称已就此事向浙江当地市场监管部门投诉,“因为胖东来作为零售行业的知名品牌,已经有显著的辨识度。胖都来的宣传行为容易造成消费者的混淆。目前(我们)已经对胖都来的视频号、抖音进行取证,并向胖都来(所属)公司邮寄了律师函。”
企查查显示,浙江胖都来商业管理有限公司成立于今年2月20日,位于浙江省嘉兴市,注册资本达1000万元,经营范围包括:商业综合体管理服务、日用百货销售、服装服饰批发、农副产品销售等。
如今二者的纠葛仍在继续,从商业角度来看,我们当然希望多一些如胖东来般的企业出现,良性竞争有利于民,但恶性竞争很可能两败俱伤。
这些看似简单的事情,都折射出胖东来在爆红后遭遇的复杂困境——从商超界天花板到被流量裹挟的“网红靶心”。
我很欣赏胖东来和于东来,在浮躁铅华的社会,能够坚持走自己的路。
并且能走出来一条成功的路,这十分难得。
所以它能成为无数人魂牵梦绕的企业,同时保留着人们对幸福与工作兼顾的理想。
也正因如此,即便胖东来帮改了不少企业,但消费者还是对胖东来情有独钟,以至于不少创业者开始走捷径直接照搬。
俗话说,画人画骨难画神。
消费者之所以喜欢胖东来,其实卖场布局、产品这些都是次要的,大众对胖东来的购物“崇拜”本身囊括了太多非商业、甚至反商业的东西。
比如胖东来所推崇的服务,是价值的平等交换。不是“低人一等”的“点头哈腰”,是培养员工一种健全的人格。
比如于东来对金钱的态度,企业家都在谈996福报,他却将公司95%的利润分给员工,每年放假145天。
这种格局是具备相当高门槛的
而且与董事长于东来的商业哲学密不可分,这是一套从底层到顶层一脉相承的打法,显然是具有不可复制性的。
如同很多消费者因为刘强东、雷军等人折射出的特性,而坚定不移的选择他们的产品,更多是对其价值观认同下的商业反哺。
更关键的一点是,如果学习胖东来是抱着纯粹赚钱的商业目的,那大概率是很难成功的。
于东来曾多次说道:“请关注我的哲学,而非经营”“我的目的不是为了做生意,而是为了给中国的企业做个样本。”
这一点正好对照其不愿意在全国开店复制胖东来的举动,因为全国到处开店带来的最显著后果就是商业利益的最 大化。
而为企业做样本,才是胖东来的最 大差异化与核心竞争力,一旦全国开店,胖东来的“超能力”立刻就会失效。
从这个角度看,胖东来是不惧怕模仿的,相反是鼓励正当模仿的。
但问题是,如果掺杂了不当竞争的属性,以及为了一己私欲进行诋毁的操作,那么只能收获两败俱伤的结局。
讲实话,在当下的商业环境下,我对胖东来的伟大愿景,持悲观态度。
至少胖东来需要开始扫清障碍,再放手一搏,否则光是嗡嗡作响的叨扰就足够扰人心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