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访客

工银瑞信基金,多元布局显韧性,三季度收官的投资策略分析

访客 2025-11-03 16:31:33 77815
工银瑞信基金在三季度成功收官,展现出其投资多元布局的优势和韧性,面对市场波动,该基金通过分散投资、灵活调整的策略,有效抵御了风险,实现了稳定的收益,其投资组合涵盖了股票、债券、现金等多种资产,展现了良好的风险管理和资产配置能力,这一表现充分证明了工银瑞信基金的专业性和稳健性,为投资者带来了可观的回报。

工银瑞信基金,多元布局显韧性,三季度收官的投资策略分析

  2025年前三季度A股市场在政策利好与经济复苏预期的双重驱动下,呈现震荡上行态势,结构性机会持续涌现,面对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工银瑞信基金凭借前瞻性的市场研判和多元化的投资布局,在主动权益、固收、指数ETF等投资领域全面开花,以卓越的投研实力和产品布局,彰显了穿越市场波动的韧性与持续创造价值的能力。

   Morningstar晨星中国最新出炉的业绩榜单显示,截至2025年9月30日,6只基金获得晨星十年期五星评级、15只基金获得晨星五年期五星评级、14只基金获得晨星三年期五星评级,工银瑞信凭借其稳健的表现和卓越的投资能力,不断获得权威机构的认可,为投资者的多元化布局提供了有力支持。

  权益为矛:

  深耕赛道,多元策略捕捉结构性“黄金点”

  面对市场持续波动,工银瑞信主动权益团队坚持长期投资理念,通过系统化的投资流程和纪律严明的投资框架,力争实现跨越周期的稳健回报。据国泰海通证券发布的基金公司权益类资产业绩排行榜单数据,截至2025年9月30日,工银瑞信基金在13家权益类大型公司中近7年、近5年、近3年的绝对收益排名均为第3(3/13),近7年、近5年、近3年权益类基金大型公司超额收益排名分别为第2(2/13)、第3(3/13)和第2(2/13),均彰显了穿越牛熊的投资实力。

  2025年前三季度,A股市场在政策利好与经济复苏预期的交织中呈现“板块轮动加速、风格切换频繁”的特征,结构性行情对基金公司的行业洞察与主动管理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

  工银瑞信权益团队坚持“行业深度研究+策略动态调整”,构建覆盖科技、医药、消费、高端制造等核心领域的投资矩阵,同时通过成长、平衡、积极配置等多风格策略力求分散风险。根据Morningstar晨星中国数据统计,截至2025年9月30日,工银瑞信近一年有18只产品收益跻身同类前1/4,从更长周期看,近二年、近三年、近五年分别有13只、15只、19只产品收益位列同类前1/4,展现了多元、全面的阿尔法投资能力。

  工银瑞信主动权益团队注重基本面研究,深入公司调研和行业分析,不断挖掘具有长期增长潜力的优质个股背景下脱颖而出,具体来看,据Morningstar晨星中国数据显示,工银新兴制造混合A、工银研究精选股票等产品在不同时间维度下,居同类前10%。

  固收为盾:

  “稳”字当先,精细化运作筑牢资产配置基石

  2025年前三季度债市在政策预期与资金面博弈中宽幅震荡,工银瑞信固收团队凭借“全天候作战”能力,有效应对市场波动,力争为投资者提供更好的投资体验。在纯债领域通过精细化久期调节与信用债分层配置,力求实现“低波动、稳收益”;在偏债混合领域,通过股债动态平衡与转债优选,控制回撤的同时不断捕捉权益市场机会。

  据银河证券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9月30日20只基金在近一年收益排名中位居同类前1/4,其中包括6只纯债基金,另外工银可转债债券在近3年38只同类产品中位列第1。

  在偏债混合领域,工银瑞信通过精细化的资产配置和风险管理,力求实现波动控制与收益增强的平衡,多只偏债混合

  型基金凭借优异的业绩表现,赢得了市场的广泛认可。据银河证券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9月30日,工银聚享混合A近一年收益居普通偏债型基金(股票上限高于30%)前4(4/255),展现了出色的股债平衡投资管理能力。

  指数与ETF:

  精准布局,打造“一站式”配置利器

  2025年,ETF市场迎来“规模与活跃度双升”的黄金期,ETF前三季度规模突破5.63万亿元,成为投资者捕捉市场贝塔与行业阿尔法的重要工具。

  工银瑞信围绕“核心资产+前沿赛道”,构建覆盖宽基、行业、主题的ETF产品矩阵,为投资者提供“从大盘到细分领域”的全链条配置思路。多只行业主题ETF产品业绩表现较好,规模持续增长,运作透明,以工银国证港股通科技ETF(159636)等为代表的产品表现较为出色,截至2025年9月30日,工银国证港股通科技ETF(159636)在银河证券近三年收益排名港股通股票ETF基金第3(3/31)。

  海外投资:

  全球布局,挖掘价值增长点

  尽管国际局势复杂多变,但部分海外市场仍展现出韧性。工银瑞信凭借专业的投研团队和全球化的视野,积极挖掘海外投资机遇。

  工银瑞信在港股市场的布局成果显著,多只QDII基金业绩领先。其中,工银瑞信香港中小盘股票(QDII)人民币凭借精准的投资策略展现了出色的业绩表现,截至2025年9月30日,工银瑞信香港中小盘股票(QDII)人民币在Morningstar晨星同类型产品近一年收益排名前3(3/51),为投资者参与大中华地区企业成长提供了专业路径。

  面向更为广阔的全球配置版图,工银瑞信的QDII产品线覆盖了环球股票和环球股债混合策略,截至2025年9月30日,广泛掘金全球股票价值的工银瑞信中国机会全球配置股票(QDII)名列近两年Morningstar晨星同类收益前8(8/38),满足了投资者对全球资产配置的多元化需求。

  站在成立20周年的重要发展节点,工银瑞信将始终铭记“投资为民”的初心,以20年投研积淀为基石,向着高质量发展目标坚定迈进,持续深耕平台型投研能力建设,以科技创新赋能投研效率升级,以专业化人才梯队筑牢业绩根基,在产品布局上兼顾“广度覆盖”与“深度聚焦”,为投资者提供更适配市场需求的投资工具,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浪潮中,继续与投资者携手同行,以专业实力穿越市场周期。

  【数据说明】

  1、基金评级数据来源于晨星(中国),数据截至2025年9月30日。

  2、各类基金排名数据来源于晨星(中国)、银河证券,数据截至2025年9月30日。

  3、权益类大型超额收益排名、权益类基金超额收益排名来源于国泰海通证券,数据截至2025年9月30日。工银瑞信权益类基金大型公司超额收益七年(2018.10.01-2025.9.30)行业2/13,近五年(2020.10.01-2025.09.30)行业3/13,近三年(2022.10.01-2025.09.30)行业2/13;工银瑞信权益类基金大型公司绝对收益近七年(2018.10.01-2025.9.30)行业3/13,近五年(2020.10.01-2025.9.30)行业3/13,近三年(2022.10.01-2025.09.30)行业3/13。

  【风险提示】基金管理人依照恪尽职守、诚实信用、谨慎勤勉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财产,但不保证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设置有持有期的基金,投资者只能在最短持有期到期日的下一工作日(含)起才能提出赎回申请,面临在最短持有期内无法赎回的风险。投资于境外证券市场的基金,各国或地区处于产业景气循环周期的不同阶段,将对基金的投资绩效产生影响;同时,境外证券市场因特有的社会政治环境、法律法规、市场状况和经济发展趋势,对特定的负面事件的反应存在诸多差异;另外,部分投资市场如美国、英国、香港的证券交易市场对每日证券交易价格并无涨跌幅上下限的规定,因此,这些国家或地区证券的每日涨跌幅空间相对较大等。上述因素可能会带来市场的急剧波动,从而引起投资风险的增加。境外基金如涉及海外新兴市场的证券投资,鉴于各新兴市场特有的监管制度(包括市场准入制度、外汇管制等)和市场行为的特有的不稳定状态,可能对基金参与新兴市场的投资收益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ETF基金为股票型基金,其长期平均风险和预期收益水平高于混合型基金、债券型基金与货币市场基金。指数基金主要采用完全复制策略,跟踪标的指数市场表现,具有与标的指数、以及标的指数所代表的股票市场相似的风险收益特征。投资ETF将面临标的指数波动的风险、基金投资组合回报与标的指数回报偏离的风险等特有风险。股票型指数基金原则上采用完全复制法跟踪本基金的标的指数,基金在多数情况下将维持较高的股票投资比例,在股票市场下跌的过程中,可能面临基金净值与标的指数同步下跌的风险。ETF联接基金通过投资于目标ETF跟踪标的指数表现,具有与标的指数以及标的指数所代表的证券市场相似的风险收益特征。股票型指数基金原则上采用完全复制法跟踪本基金的标的指数,基金在多数情况下将维持较高的股票投资比例,在股票市场下跌的过程中,可能面临基金净值与标的指数同步下跌的风险。基金如可投资港股通投资标的股票,还需承担汇率风险和港股通机制下因投资环境、投资标的、市场制度以及交易规则等差异带来的特有风险。基金过往业绩不预示未来表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并不构成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基金有风险,投资者应认真阅读《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基金产品资料概要》及更新等相关法律文件,在全面了解产品情况、费率结构、各销售渠道收费标准及听取销售机构适当性意见的基础上,选择适合自身风险承受能力的投资品种进行投资,投资须谨慎。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