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态电池量产提速推动电池ETF半日涨幅达2.35%
固态电池量产进程加速,推动了电池ETF的上涨,半日交易结束后,电池ETF涨幅达到2.35%,这一增长反映了市场对固态电池技术进步的积极回应,并预示着新能源行业的持续发展。
10月30日上午收盘,市场早盘弱势震荡,创业板指一度跌超1%。板块方面,量子科技、钢铁、电池等板块涨幅居前,CPO、贵金属等板块跌幅居前。ETF方面,广发国证新能源车电池ETF(159755)半日涨2.35%,成分股中,天华新能(300390)(300390.SZ)涨13.64%,欣旺达(300207)(300207.SZ)涨11.53%,湖南裕能(301358)(301358.SZ)涨8.01%。
消息面上,2025固态电池智造和产业链创新论坛将于2025年10月30日~11月1日召开。此外,北京时间2025年10月30日,清华大学康飞宇教授与贺艳兵教授团队携手天津大学杨全红教授团队,在《自然》期刊上发表了突破性研究成果,成功攻克了固态电池"快充"这一关键难题。研究团队创新性地提出了"塑性富无机固态电解质界面"的设计理念,通过为锂金属负极构建一种兼具"外柔内刚"特性的梯度结构界面层,有效解决了固态电池在面临大电流密度和低温环境时界面失效的技术瓶颈。
开源证券认为当前固态电池正逐步从实验室阶段到量产验证阶段发展,预计2025年底小批量装车试验,2026-2027年普遍装车试验,此外,低空、机器人、AI等新兴应用场景打开固态电池市场空间,产业化落地有望提速。
中银证券(601696)指出,政策和市场双轮驱动,固态电池量产继续提速:2024年以来,中央部委和地方政府相继将固态电池列为战略新兴产业重点发展方向,鼓励产业链协同攻关,多地出台专项扶持政策,支持固态电池研发和产线建设。同时,产业链内部协同效应增强,设备和材料厂商均在积极推进量产。多方共同推动下,固态电池呈现政策和市场双轮驱动格局,验证和量产进度逐步加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