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财通基金,以家文化驱动高质量发展
财通基金秉持“家文化”理念,致力于打造和谐的企业文化环境,凝聚员工力量,推动高质量发展,通过深化内部合作与沟通,激发团队活力,实现业务稳步发展,以“家文化”为纽带,财通基金致力于为社会创造更多价值,为客户提供稳健的资产增值服务。
财通证券将于10月24日迎来第五个“财通日”暨“财通文化周”。作为财通证券重要成员,财通基金近年来通过厚植“家文化”,将文化软实力转化为发展硬支撑,构筑起融合行业文化、集团文化与公司特色的“文化同心圆”,为公司高质量发展凝聚起强大内生动力。
以客户为中心,打造“有温度”的服务闭环
在公募基金行业迈向高质量发展新阶段的背景下,财通基金将“家文化”外延,深刻践行“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致力于将服务从标准化流程升华为有温度的专业陪伴,在2025年正式推出“与财同行”服务品牌。
据悉,该服务体系将通过三大路径重塑客户体验:以专业市场观点提供及时陪伴,以精细化客户活动传递温暖关怀,以定制化运营实现精准服务。同时,财通基金积极响应集团“以客户为中心”重塑客户运营体系的改革要求,建立了覆盖“潜在期、准入期、持有期、退出期”的全生命周期服务流程,并针对不同类型客户实施“一型一策”的服务提升措施,力求在任何市场环境下为客户提供及时、专业且有温度的服务响应。
此外,财通基金将“投资者最佳利益”原则全面融入公司治理、产品创设、投资运作及绩效考核等各环节。扎实的投研实力与客户至上的理念共同结出硕果。根据公开数据,截至2025年三季度末,财通基金在多项维度业绩领先,旗下13只含权基金(份额合并)近1年业绩斩获同类前5%的排名分位,权益类基金绝对收益近7年、近10年等中长期维度位列同类第1,体现了公司对持有人信赖的珍视与回报。
以员工为根本,构筑“有归属”的人才港湾
财通基金的“家文化”体现在对员工的全方位关怀与培养上。公司视员工为最宝贵的资产,致力于构建一个让员工有归属感和成长空间的发展环境。
在员工关怀方面,财通基金构建了一套物质与精神并重的激励与保障体系,共同组成了企业文化的“同心圆”。这不仅包括具有竞争力的薪酬福利,更体现在对员工职业成长的全方位支持上。
在铸牢“精神同心圆”方面,财通基金建立了完善的培训机制和清晰的职业发展通道,助力每一位“家人”实现自我价值。2025年,公司组织“财通讲堂”员工培训11场,并开展 “最美劳动者”评选、行业文化与职业道德知识竞赛等系列活动。同时,在营造“关爱同心圆”方面,财通基金工会成立十余个兴趣小组、设立“爱心妈咪小屋”,设置独生子女陪护父母假、优化员工补充医疗服务方案、提供亲子、健康、心理等多方位关爱讲座,邀请中医理疗、问诊等上门服务。时值第五个“财通日”暨“财通文化周”来临之际,财通基金还将组织线上健康跑、室内运动会、手工制作等特色活动,营造相互支持、共同进步的“员工之家”。
这种浓厚的归属感,极大地激发了员工的凝聚力与创造力。员工不再是简单的雇佣关系中的一员,而是企业使命的共创者与共享者。他们以主人翁的姿态,主动为客户着想,为业务献策,形成了“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良性循环,从而将“家文化”的内生动力高效地转化为企业发展的“向心力”。
以责任为使命,践行“金融向善”的企业担当
财通基金的“家文化”亦包含着深厚的社会责任感。公司积极履行企业公民义务,设立了“小橘灯”公益品牌,构建起“助学、助农、助老、助残”四位一体的公益矩阵。
近年来,财通基金在公益领域持续深耕:定点帮扶困难学生、创新“共富橘园”村企合作模式助力乡村振兴、开展敬老志愿服务、帮助残障人士促进灵活就业。2025年9月,公司更是联合浙江省残疾人福利基金会,启动“小橘灯·浙里健行”科技助残项目,运用先进技术为下肢残疾人士安装智能假肢,以科技力量传递金融温度。
在投资者教育领域,财通基金依托“与财同行”品牌,积极开展投教陪伴活动。2025年已累计举办近150场系列活动,通过“进高校、进社区、进企业”等主线,聚焦养老金融、普惠金融等重点领域,并针对青少年、老年人等特殊群体开展差异化投教,特别是将公司在定增等特色资产领域的专业优势转化为独具辨识度的投教内容,为构建和谐健康的金融生态贡献力量。
展望未来,财通基金表示,将在财通证券集团的战略引领下,继续深化“家文化”建设,坚持党建引领,坚持“以客户为中心”,持续推动客户运营体系改革,深耕浙江、服务全国,以实际行动践行金融为民的初心,在资产管理行业的新发展阶段中,与投资者、员工及社会各方携手,共赴高质量发展新征程。